bob体育
说起肖晓琳,大家可能觉得这个名字比较陌生,
但若是说《观察与思考》、《今日说法》的女主持人,大家就会觉得很熟悉。
bob体育作为主持人,肖晓琳凭借严峻的形象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,
为此她还有“铁面美人”的称号。

bob体育肖晓琳是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,也是节目制片人,
创办的《今日说法》深受全国观众的喜爱,
主持人撒贝宁就是由她挖掘。
她是央视主持人心中的榜样,几十年如一日躬身于工作,
本以为可以好好享受退休生活,不曾想在退休5个月后就传出她在美国病逝的消息。
临终前,她只说了25字的遗言,令许多人泪目和惋惜。

肖晓琳,1962年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一户知识分子家庭,
父母都是湖南大学的老师,在那个年代双职工家庭,家里条件要比普通家庭富裕一些,
肖晓琳是家中独女,从小备受宠爱。
受家庭环境的影响,肖晓琳小时候把当老师作为自己的目标。
周末放假,父母大多数都是在家里看书,渐渐地肖晓琳也爱上了看书。

从上小学起,肖晓琳的成绩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,根本不需要父母操心。
每次妈妈去学校开家长会,总会被其他学生的妈妈追着问“你们家孩子学习成绩这么好,你平时在家都是怎么教育的啊”,
“没有,都是孩子自己学的,我们没有抓过她学习”,肖妈妈笑着回道。
从上学起,肖晓琳一直是“别人家的孩子”,她也一直朝着当“老师”的目标前进。

直到上初中的时候,她对未来的规划有了改变。
随着学业的增加,肖晓琳学习的时间越来越多,娱乐的时间越来越少,
听学校广播站播报,成为她学习生活中最有趣的事情。
学校广播站每天都有播音员播报,每次播报肖晓琳就会放下手中的笔,聚精会神地听广播。

时间久了,肖晓琳对广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,
时常幻想着,“若是在那广播的人是我自己该多好啊”。
肖晓琳觉得长大后,做个“广播员”比当老师应该会更有趣。

她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父母,父母虽然觉得当广播员这一行没有当老师稳定,但既然是孩子喜欢的,父母两人也不反对。

但父母反对不代表其他人不反对,
1977年,肖晓琳高考填报志愿时,报考了北京广播学院播音主持专业。
老师看到肖晓琳的志愿表后,觉得这么高的分完全可以报一个更好的学校,便劝说她修改志愿。
那时的肖晓琳一心只想学播音,拒绝了老师的好意,坚持报考北京广播学院。

就这样,怀揣着梦想的肖晓琳如愿收到学校的录取通知书,成为北京广播学院的一名新生。
从湖南来到北京,从南方来到北方,
初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徐汇新闻女主持人,肖晓琳有很多地方都不习惯,
她也意识到“人外有人,天外有天”的说法。
校园里汇集了全国优秀的学生徐汇新闻女主持人,比她厉害,有能力的人比比皆是。

肖晓琳上课认真听讲,下课巩固复习,
室友们约着聚餐、逛街,她却一头扎在图书馆不出来,
努力的人总会有回报,肖晓琳的文化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。
但做主持人,光有理论知识并不行,还要有足够的实践能力,
遗憾的是,这是肖晓琳的短板,她说的普通话总带着一点家乡口音。

毕竟是说了十几年的话,一时半会肯定改不过来。
老师安慰她不要急于一时,口音可以慢慢改掉,
但肖晓琳却对自己要求十分严格,
为了改掉这个口音,她每天早早起床去操场朗诵,练台词,
经过她不懈的努力,她的普通话十分标准,一点也听不出家乡的口音。

大学四年的时光转瞬即逝,毕业季大家都开始为了找工作发愁,肖晓琳也不例外,
她没有选择留在北京,而是决定回湖南找工作。
作为北京广播学院的高材生,肖晓琳回湖南找工作十分顺利。
大学期间,肖晓琳曾在《铁臂阿童木》译制组实习,
有实习经验,有学历,有能力,很快肖晓琳便通过了长沙市人民广播电台的面试,成为广播电台第一批播音员。


1985年初,长沙市电视台成立,
肖晓琳凭借自己优秀的才能,进入长沙市电视台,成为第一批播音员。
肖晓琳对待工作认真,由她负责的工作总会得到台里领导的夸奖,
她的节目也获得许多观众的喜爱。

事业上蒸蒸日上,感情也没有落下。

肖晓琳和男朋友从小一起长大,两人算得上是青梅竹马,
这些年两人的感情也一直很稳定,男朋友对她很照顾。
两人顺理成章地步入婚姻的殿堂,婚礼没有很隆重但却十分温馨,幸福,
两人在亲朋好友的祝福和见证下宣誓徐汇新闻女主持人,未来的路携手一起走。
婚后,肖晓琳一直以事业为主,丈夫对她十分理解,
在湖南电视台干了两年后,肖晓琳渴望更大的舞台,她有了去中央电视台的想法,
于是她决定先去进修学历,再去中央电视台面试。
丈夫对她的决定表示支持。

1987年,肖晓琳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系,攻读研究生,
再次回到北京,肖晓琳觉得这里才是她最终的归宿,她立志要在这里有一番作为。
在校进修期间,肖晓琳积极与学校的教授谈论、研讨,获得老师的一致好评。
优秀的学生总会引得人们注意,
没多久肖晓琳就获得中央电视台的赏识。

高学历,还有在电视台工作的经验,很快肖晓琳就进入中央电视台成为一名实习生。
实习期间,台里的领导给她都是一些没有专业可言的碎活,
虽说肖晓琳不能完全发挥自己的才能,但她将上面交代的每件事都做得十分完美,
从来不会因为工作小,工作麻烦抱怨过。

努力的人总会有回报,
肖晓琳的能力,台里的领导都看在眼里,

1988年,她被调入中央电视台担任节目主持人,总台让她报道《观察与思考》栏目,
这档节目是以报道针砭时弊为目的,因为节目需要肖晓琳在报到时表情较严肃,
为此她还有“铁面美人”的称号。

伴随着能力的提升,肖晓琳还被台里调去主持过《新闻联播》,
能主持《新闻联播》,就证明肖晓琳的能力得到了台里的认可。
但或许是新闻联播与肖晓琳的风格不太搭,没多久她就退出了这个节目。
在中央电视台工作了7年,肖晓琳见过许多平常百姓的难处,
她发现许多人因为缺乏法律知识,最终走上了弯路,或者是吃亏、上当。

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法律,肖晓琳内心有一个大胆的想法,
她想要做一档为民众科普法律的节目,
但国内还没有这样的节目,她需要先增进自己的知识储备。

1995年,肖晓琳决定去美国犹他州州立大学新闻系学习,
那时的她正值事业上升期,身边的人大多都不赞同她去国外,
肖晓琳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丈夫后,丈夫对她的决定表示支持,告诉她“家里一切有我,你放心去学习。只是有一点,一定要照顾好自己,饭要按时吃”。
就这样,有了丈夫在家里兜着,肖晓琳安心地踏上了去国外的旅程。

2年后,学成归来的肖晓琳向台里申请创办了《今日说法》,
肖晓琳不仅担任节目的主持人,还有了制片人的身份。
《今日说法》节目只有一个主持人看起来有点单薄,
正所谓“男女搭配,干活不累”,肖晓琳想着再找两个男主持人一起。

第一次创办节目,担任节目的主持人,肖晓琳所有的事都自己亲力亲为,
找主持人,肯定是要找专业的,
肖晓琳招到的第一个主持人,是张绍刚,
那时张绍刚在大学当老师,一听主持节目,便来了。
另一个主持人的人选有点难选,既然是讲法律的,怎么能不懂法呢,肖晓琳想着找个学习法律专业的人,
她来到北京大学法律系找人,经过一番筛选,最后挑中了撒贝宁。


当时撒贝宁为了去面试,特意借了套西装,
面试的时候要多滑稽有多滑稽,还有点紧张,
肖晓琳看出他的紧张,先是说了几句话让他放松下来,
人不紧张了,撒贝宁的面试十分顺利。

主持人都确定下来了,肖晓琳便向台里领导申请播出时间段,
领导对这个新开的节目并没有太多信心,决定让他们中午播。
中午正是大家休息的时间,看电视的人本身就少,
但领导能让节目能播出就已经很好了,肖晓琳虽对播出时间不满意,但对节目也很期待。
果不其然,节目播出后,迅速引起了观众的注意,
节目以讲故事的形式向观众普及法律,
观众们通过节目,知道了许多平时不了解,也不关注的法律知识,
节目收视率一路飙升,获得了台里的认可。

可以说撒贝宁是肖晓琳领进的门,肖晓琳算是他的伯乐。
他能有今天的成就,除了自身的能力外,肖晓琳有很大一部分为原因。
几十年如一日把自己投入到工作中,肖晓琳对家里的关心很少,
她的丈夫理解他,但她的儿子小,却并理解。
两人为此还产生过嫌隙。

肖晓琳当时生完儿子没多久,便投入到工作当中,
儿子从小跟着爸爸长大,
小时候他不理解,为什么别人都有妈妈接送上下学,而他从来没有见妈妈来接过他。
放假,别的小朋友都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游乐园,而他去游乐园妈妈永远都是缺席的那个。
别的小朋友妈妈会做好早饭给孩子吃,但他却从来没有吃过妈妈做的饭。

母亲缺席了孩子的成长过程,随着年龄的增大,母子两人的关系并不是很亲近,
后来有次儿子发烧,肖晓琳一直在医院陪着他打点滴,看着母亲脸上担心的样子,
儿子才知道,原来母亲不是不爱我,只是她太忙了。

母子两人的关系得以缓和,家里的两个男人对肖晓琳的工作都表示理解,肖晓琳工作也越来越优秀。

2017年,55岁的肖晓琳宣布退休了,
工作几十年,肖晓琳当过广播员、主持人、制片人,
由她主持和创办的节目均取得很不错的成就,她本人也获得主持界最高奖项“金话筒”奖。
回看肖晓琳的事业,她是成功的,
但她的这些成就,是她没日没夜的工作换来的,
她的身体也在退休后不久发出了健康警告。

2017年徐汇新闻女主持人,退休后的肖晓琳终于有时间陪家人,
如今儿子已经成家,在美国生活,
老两口想着趁着这段时间,好好放松一下,去周边旅旅游。
但旅游计划还没提上日程,肖晓琳的身体就出现了问题。
去医院检查发现,是直肠癌晚期,医生说发现的太晚,已经没治了。

丈夫不愿相信,带着肖晓琳去别的医院检查,得到的检查结果是一样的,
丈夫将这事告诉儿子后,儿子和儿媳商量把肖晓琳接到美国治疗。
遗憾的是,在美国医院依旧没有发生奇迹。
2017年6月,肖晓琳永远的离开了人世,这距离她退休仅仅过去了5个月。

临走前,她拉着儿媳的手说道“要宣传,不要像我一样忽视健康。你们健康、长寿,我就在。感谢你们!”
短短25个字,瞬间让人泪目,
即便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徐汇新闻女主持人,肖晓琳都还想着大家,她想要大家以她为警示,不要为了工作,忽略了自己以及家人,不然到最后连后悔都来不及。

回看肖晓琳的一生,
在事业上她是成功的,主持、创办了优秀的节目,
但在生活中她是失败的,
她将自己的大部分都给了工作,却忽略了爱她的家人。
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,她才意识到家人的重要性,但却为时已晚。
“健康”是一切的前提,人不要为了一时的享乐、工作等忽略自己的健康。
人生在世,活着才是最重要的,一定要注意身体健康,
只有身体健康,才能做其他的事情。
bob体育